预约电话:15855187095
  • 全文
  • 标题

没能废除死刑的理由分析 - 刑法

来源:www.hf12348.com 时间:2016-05-27 13:35:07 浏览量:

  核心内容:主张废除死刑的浪潮一浪接一浪,国内外越来越多人反对适用死刑,但是具体到一个国家的具体国情,一个制度的存废应该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综合考量,逐步推进,切忌盲目鼓吹。以下就由法务120小编为你详细介绍。

  作为个体来考量,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和死刑泛滥的恐惧,让我们对国家继续执行死刑很是不能理解。但是,作为一个国家而言,一项制度的存废,尤其是像死刑这样一项重要制度的存废,考量的往往不只这些。

  一、我国没能废除死刑的原因分析:

  (一)在一个具体的国家制定法律政策时,废除死刑的决定只能建立在普遍的高道德水准的假定上和杀人案件发生率极低的事实基础上。

  赞成者最根本的理由就是生命神圣的观念。基于生命神圣的命题产生的第一个道德律令,不是反对死刑,而是一个普遍的律令:人不能杀人。尽管我们赞成国家应该预防犯罪,但是没有任何国家可能真正杜绝杀人案件。在杀人案件发生并被发现之后,国家如何重申禁止杀人的律令呢?传统的刑法主张运用死刑。也许在客观上死刑并不一定起到减少杀人案件的作用,但是死刑起到了一个根本的作用,那就是不给私自杀人留下任何空间。如果国家放弃了死刑。由于杀人的人不用偿命,禁止杀人的律令也因此丧失了绝对性。这在逻辑上给普遍的杀人行为留下了无限的空间。从逻辑上说,死刑无疑是不可废除的,至少对于杀人的案件来说。

  赞成对杀人案件也废除死刑的理由是生命的神圣性。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一点,如果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不尊重生命的话,而在这样的社会剥夺国家的死刑权力,其结果只能是宽容杀人犯,促长不尊重生命的风尚,和自己的道德前提南辕北辙。

  (二)犯罪的普遍性与刑罚的权威性决定是否应该保留死刑。

  由于非杀人罪行违背的不是“人不得杀人”的律令,而是其它的律令,我称之为“人不得伤害人”。这里“伤害”可以做广义的理解,不局限于身体的伤害,这里的“人”也不局限于个别的人,可以包括公众。在这种情况下,死刑的运用本质上遵循了类推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我们把极端严重的伤害行为“视为杀人”。“视为”表示“不是”,是类推。除了这种“类推”的情形,死刑的存立还有另一种实际的理由。那就是,任何其他现有的刑事手段都不足以树立“人不得伤害人”的律令的权威。

  而这还需要另一个事实判断来支持,那就是某种类型的犯罪相当普遍。当然,犯罪的普遍性除了社会的原因,还有制度原因。制度不能是简单的禁令,当制度空隙很大时,制度本身就诱导人们违法、犯罪。在一个从法律虚无主义向法治过渡的国家,在一个社会巨变的历史阶段,犯罪的诱惑剧增。为此,国家只能指望用重刑来维持起码的秩序。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倘若某类犯罪并非普遍,即便其他刑罚措施不足以树立“人不得伤害人”的律令的权威,死刑的运用也不具有足够的客观理由。当法律制度完善稳定之后,犯罪的空间越来越小,事后的重刑就应该可以少用了。

  在中国谈论死刑的存废,必须考虑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具体某类犯罪是否可以废除死刑,主要考量以下两个因素:

  1、该类犯罪是否会危及主权权威?

  2、废除死刑之后,主权者是否有替代手段维持主权权威?

分享到:
上一篇:如何为废除死刑作准备 - 刑法 下一篇:孕妇犯死刑如何判刑 - 刑法

合肥刑事律师网

QQ在线

在线咨询

15855187095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